野钓有鱼不开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野钓一连几天没口怎么回事

时间:2021-12-26 作者:admin

相关搜索
终于知道钓鱼没口原因 明明有鱼就是不开口 野钓为什么鱼不开口
野钓怎么快速让鱼开口 野钓一连几天没口怎么回事 诱鱼最快的西药秘方

罗非鱼晚上不开口原因 钓鱼千万不要夜钓 让鱼开口特效西药

身为钓鱼人,肯定都是比较有耐心的。钓鱼的时候,该等就得等。也不怕鱼口慢,来得慢一点、稳一点反而有好处,命中率还高一点。

怕就怕本来钓的好好的,却突然停口了!本来有口的,说明饵料、味型、状态、调漂这些都没问题。但是却突然停口,而且还一直持续没口,这可比从头到尾都没口难受多了!不上不下的,是个人都受不了。

这种情况钓友们肯定都遇到过,不空也是总结了7个原因,供钓友们参考,遇到的时候可以逐条分析、排除。
野钓有鱼不开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野钓一连几天没口怎么回事
一、噪音

最先也是最简单的,就是判断是不是噪音导致惊了鱼,把鱼吓跑了,理论上30%的停口都是这个原因。有时候突然出现的噪音,也不用持续多久,几秒钟就有可能惊鱼跑窝!

比如最常见的大型车辆路过,或者有人鸣喇叭,附近的钓友扔鱼护入水等情况都是常见的,而且很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不过这种情况解决也很简单,只要再补一些窝子,抽一会儿频率等鱼重新进窝就好了。

二、窝子太分散

以前听老钓友说打窝子,都说打窝打一碗,我一直以为是打一碗那么多的窝子。仔细问了之后才知道,说的一碗并不是分量,而是让窝料集中在一个碗的范围之内!

这样的好处是窝料集中,鱼也更集中,一旦鱼口慢了或者停了,立刻就能知道是窝子快没了,就知道要补窝了。尤其是在冬天,气味传播慢,鱼儿也懒得动,窝子分散的话,窝里的鱼也分散,自然就更难钓了。

处理方法自然就是调整打窝的方式,想办法让窝料更集中。

三、螃蟹、虾或者鲶鱼、草鱼之类的大体型鱼进窝

一般这几类动物进窝,很容易把窝里的小鱼赶跑,除非这些东西离开窝子,否则很难重新聚窝。

判断方法也很简单,就拿一条小鱼切碎,挂一块肉钓底,观察浮漂和水面的情况。如果是螃蟹、虾、鲶鱼之类的肉食动物,浮漂很快就会有动作,而且动作一般都不小。

如果是草鱼的话,会带起很多鱼星,把窝料吃完了它们就走了。这个时候挂个玉米守一下,没准会有意外的惊喜!

四、连续上鱼后抓鱼不洗手

野钓有鱼不开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野钓一连几天没口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说常见也常见,说少见也少见,反正我每次抓完鱼都要洗洗手,不然手上腻腻乎乎的不舒服。为什么说这样可能会导致停口呢?因为有一种说法是,鱼在被钓上岸之后会分泌一种信息素,鱼饵上粘了这些粘液就会导致水里的鱼不吃饵。

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不空是没法证明的,毕竟我也不是搞科研的。但是钓鱼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注意一下,勤洗手也没什么坏处。

五、窝打多了

如果以上几种情况都不是,那就考虑一下是不是窝料打的太多了,或者窝料中的颗粒物太多,窝子里的鱼都吃饱了。

如果是的话,可以尝试减少颗粒物,但是用同样味型的窝料续窝,重新诱鱼,但是别打多了,让新来的鱼吃不饱,我们才好钓。

六、高温天

如果是在高温天的时候,中午11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停口就很正常了。

首先高温天,鱼也会怕热,太热的时候鱼不开口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另外就是饵料在这种高温天气很容易发酵,即使入水也不会打断发酵的过程。

饵料的味型在不断的变化,同时还会吸收周围的氧气,鱼儿不开口就很正常了。

七、周围有人打频率

这种情况在黑坑见的更多,毕竟黑坑范围小,经常是人挨着人。如果旁边有人在疯狂抽频率的话,就会有被打闭口的这种可能。

当我们外出垂钓的时候,有时候鱼情会非常好,收获不错,但是有时候鱼口却不理想,往往钓不到鱼。是什么原因导致鱼口不好呢?当我们遇到鱼口不好的时候还想要钓鱼,就必须要知道鱼口不好的原因,然后针对性的采取些措施,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野钓有鱼不开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野钓一连几天没口怎么回事
一、气压原因导至鱼不开口

一般来说,天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儿的开口状态,所以有经验的钓鱼人们都建议,出钓一定要注意天气。一般来说,气压高,溶氧好的天气出钓,收获会不错。而气压低,闷热的天气鱼的开口不好。如果遇上这样的天气,又在外面垂钓,则有两个建议,一则是收搭装备回家,二则浮钓可能会稍好些。但是也仅仅是稍好,估计最终的收获也不会好到哪里

二、大风原因导致鱼不开口

除了闷热天气鱼不开口外,过于大的风力时,鱼儿也不会开口。有谚说道,“小风钓小鱼,大风钓大鱼”,也就说说,风大的话水中溶氧会更好,鱼儿会更活跃。但是风力过大,浪也比较大,不仅仅不好看漂,更会使水中鱼儿受惊而躲起来。一般来说,1-3级微风垂钓比较不错,不影响浮漂的观看。而4-6级,则会出现较大的浪,但是仍然可以垂钓。如果是7级以上,基本上鱼就不开口,会躲在深水起来。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选择钓深水。但是这种情况也不一定,如果鱼儿经常生活在大风的环境风,也会比较习惯于这种环境,开口一样的不错。

三、水情导致鱼不开口

一般来说,水情过大的变化,也会让鱼不开口。素有“涨水鱼,落水虾”的鱼谚,意思就是说涨水较好钓鱼,而落水退水的时候则不太好钓鱼。当我们遇到连续降水的时候,一般鱼不开口。而要水位在稳定或稍有涨水的情况下,鱼儿开口会比较好。一个很好的例子则是同事家有条河,下游有个水电站,平时一般是储水,每天一般会出现10cm左右的涨水,钓鱼就比较好钓。但是遇到开闸放水的时候,水位大幅下降,则不好钓鱼。

四、不对口或是有异味的饵料鱼不开口

我国的各大水域湖泊中都广为分布鲤鱼和鲫鱼,属于广大钓友最为常钓的鱼种,但是自然水域中的食物资源比较匮乏,所以在这种水域中生长的鱼儿基本上对食物不会太过挑剔,平常多以树叶草根落水的昆虫,蚯蚓以及各种生活垃圾等等为食,所以说野生鱼生长速度比较缓慢。现在垂钓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虫饵了,人工制作的配方会更加符合鱼儿的口味,尤其是对于饥饿的野生鱼来说,更是异常丰富的美餐,所以只要味型状态搭配好,鱼口是非常好的。

但是,当垂钓时出现不对口或是有异味的饵料的时候,鱼不开口。比如有一次垂钓时自己自助加油站加油,不小心手上弄了少量气油,而自己也没太在意,擦干之后继续开车到钓点,然后直接开饵,这一天自己可是基本上放空了。

选择一款合适的小药绝对是解决味型不对路的好方法,比如我最近用的梅西小药的巨鲤和金鲫,味型都很合适,在饵料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快速稳定的上鱼。

五、钓大鱼时太嘈杂的环境鱼不开口

鱼儿天生性格非常的谨慎,尤其是鲤鱼鲫鱼这种胆小的鱼儿在活动进食的时候会非常的谨慎,只有在觉得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安心的吃饵,在饲养的池塘 中,鱼儿甚至都会跳跃出水面抢食,更不用说体力精神更好的野生鱼了,所以为鱼儿营造一个安心舒适的就食环境才能显著提升鱼口,垂钓前要准备一个宽松舒适的 钓椅,让身体处于舒适状态才能够避免多走动惊扰到鱼儿。接下来举几个实际的例子。
野钓有鱼不开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野钓一连几天没口怎么回事
1、本人是垂钓的发烧友,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二百多个小时都在钓场征战,不管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还是自己的经验所得,都知道一个浅显而重要的基础知识,那就是嘈杂的环境是非常不利于垂钓的。

2、尤其是在钓大鱼的时候,如果附近有人来过来闹一下,很容易就受到惊扰,当大鱼进窝的时候如果周边有声响出现,没多久就能感觉到小杂鱼又开始闹腾了,这是因为大鱼离开了,要根据垂钓鱼情选择合适的钓竿。

3、曾经在本地的钓场垂钓时,接连上了几条大鱼,钓场一钓友看到这边鱼情好,就过来凑热闹,不仅如此还和别的人高声谈笑,实在经不起嘈闹,提醒了他一下,他却说没事鱼儿不怕人,我反口问一句既然不怕人为何不钓浅边,他这才明白过来就不做声了。

4、还有一次台钓的时候,鱼口非常的差,后来改变了钓法换了筏竿站到桥上进行筏钓的时候,鱼口才变好,接连上了七八条鱼儿,后来分析总结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论,出现这个现象的最重要原因还是鱼儿的警惕性。

5、当时虽然钓的比较远,但是相对于大桥下面来说还是嘈杂了很多,因为大桥下方的水域和岸边距离非常远,很少有人会到这个地方去,对鱼儿的干扰就比较巧,桥下面的鱼儿警惕性就弱了很多,看到食物就会比较放心的吃食。

6、要知道安全和食物比起来,鱼儿肯定会选择安全,鱼儿的耐饿能力是非常强的,就算在鱼缸中的鱼儿两个月不喂饿不死,但是为何还要去吃食物而被钓呢,这就是鱼儿觉得安全,只有觉得安全才会去进食,所以鱼儿吃口的好坏和垂钓环境的安全状况是息息相关的。

夏季是个夜钓的好时节,在钓场通宵垂钓了七八次,每次在早上收杆回家的时候都能发现岸边半米左右水深在三十厘米左右的草区,都有一斤左右的鱼儿在活动进食,但是靠近的时候却发现鱼儿迅速逃离开来,游动到远处的深水区,由此可见鱼儿之所以很少靠边就是因为鱼儿的警觉性引起的,觉得不安全就会躲到深水的安全区,另外垂钓时要选用细腻隐蔽性好的钓线,尽可能减少鱼儿的警觉心里。

这种情况的话,要么换钓位,要么和对方硬刚频率,我们频率更高就赢了。

以上七种,就是最常见的突然停口原因以及应对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观看,祝钓友们大鲫大鲤,天天爆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ms173@126.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